超市寄存柜报道一出上海多部门出手!铁路上海站改了;优化17处北横通道东段车流密而不乱
发布时间:2025-01-29 16:00:22阅读量: 作者:be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
“傾聽民聲、傳遞民意、纾解民困、爲民服務”,這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推出“民聲直通車”平台的初衷。過去一年來,“民聲直通車”平台持續收到市民的咨詢投訴和求助,並采寫刊發了兩百余篇民生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有始當有終,民之所呼是否有了“回響”?報道中的城市管理“短板”、公共服務“缺陷”,是否都已經補上了?老百姓的訴求,又是否得到了滿足?歲末年初,“民聲直通車”報道組推出特別策劃,對部分報道進行回顧走訪。
去年10月28日,“民聲直通車”刊發一文,對本市沿街商鋪在收繳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中,存在的收多收少全憑口頭估、設置最低收費額度、不允許納入所在樓宇統一收運等種種亂象進行了曝光。報道引起了市區綠化市容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並隨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規範措施。
據上海市市容綠化局介紹,看到報道後,市市容綠化局立即開展了專題研究,並就規範全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工作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相關單位嚴格執行政策,規範工作流程,加強全程監督,排查報道中存在的收費亂象。
記者日前也聯系了報道中提及的幾家沿街店鋪,了解到一些店鋪的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應聲而降”。如楊浦區邯鄲路365號頤高數碼廣場底樓沿街的“華萊士”的經營者陳先生稱,如今的收費標准基本匹配了其店鋪的垃圾産生量,符合他的預期。
個案的推動解決固然重要,此前報道中還指出,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收取中存在著制度規定落地難、收費機制不合理等更深層次的問題。對此,市市容綠化局表示,會全面梳理現有的政策,根據執行環節中出現的問題來分析制度不完善的地方,進一步來修訂完善相關政策;同時,研究優化單位生活垃圾收費模式,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持續加強監管和宣傳科普,不斷提升市民訴求的處置反饋效能。據了解,上述措施目前正在全市層面推進。(解放日報記者 毛錦偉)
去年年初,“民聲直通車”報道了申城社區裏的“微型消防站”在建設和維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報道發布後,爲了讓社區微型消防站真正名副其實發揮作用,除了對全市的社區微型消防站開展清理規範外,上海還在全市層面推廣建設了“升級版”的社區微型消防站,並將其納入2024年的委市政府爲民辦實事項目,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了解到,全市目前已建有150個社區微型消防站。這些微✅型消防站大多選擇在消防救援站出警時間相對較長的區域,可以充分發揮其快速到場“打早、滅小、救初期”作用,實現了消防救援站和社區微型消防站的1+1>2的實戰效能。
記者日前在楊浦區松花江路1160弄內看到,控江路街道松花江路社區微型消防站占據了城運中心底樓的半個樓面,裏面設有了值班室、器材儲藏室等硬件設施,還配有了10名專職的消防站隊員。這個社區微型消防站選址位于雙陽消防救援站和國定消防救援站之間,服務能力覆蓋了周圍的10個居委會。
不久前11月20日中午11時01分,源泉路161號“上海控江汽車修理廠”突發火情,松花江路社區微型消防站隊員在1分鍾內就趕到了現場,最終在主管消防救援站抵達現場前就將明火撲滅。據記者了解,僅在楊浦區,這樣的微站就已建有8個,2025年還將計劃再建設7個。(解放日報記者 毛錦偉)
去年9月,“民聲直通車”記者關注到不少網約車司機前往鐵路上海站北廣場接客時頻頻“迷路”。蹲點調查時發現,一方面與地面標識指引不夠清晰有關,另一面與地下車庫的構造有關。報道刊發後,鐵路上海站管理方制定了多項舉措。部分改進措施已落地,記者近期也進行了回訪。
報道時,北廣場周邊路段針對網約車的標識存在不足,網約車司機容易在中興路普善路路口、中興路大統路路口或走錯車道,或無法及時發現接客入口。12月29日,記者再次走訪時看到,上述兩個入口在多個方向增設了“網約車上車點北(B2車庫)”及帶方向箭頭的指引牌,網約車司機可直觀分辨網約車接客與出租車及送客的不同車道,以及前往大統路760號的接客入口。
地下車庫的管理措施也明顯增強。地下車庫入口處有專人值守引導,從接客點到出口,沿路用軟硬隔離設施劃定好固定路線,關鍵點位均設置了“網約車上客點北(B2車庫)即停即走”的顯著告示牌,在頂燈提示和方向指引上也做了增強,如此網約車司機很難在車庫內迷路,通行效率也大大提升。
鐵路上海站管理方告訴記者,爲了解決北廣場旅客對網約車的需求,去年對原有B2層的小汽車停車庫上進行改造,設置了若幹上車位。根據報道中提到的問題,除了上述的改進措施外,管理方還加強了場內管理人員的培訓,積極幫助司乘溝通,相關交通管理部門還與主流地圖導航平台對接,完善接送客的線上指引。(解放日報記者 車佳楠)
去年4月、7月,“民聲直通車”記者連續聚焦公共場所過度采集人臉信息的現象,對遊泳館更衣櫃安裝“刷臉”設備,自動售貨機誘導“刷臉支付”等案例予以曝光,推動了部分經營主體的整改。近期,記者再次回訪查看其他場景的整改成效。
在地鐵站,自動售貨機的支付流程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報道時,部分自動售貨機在支付環節著重突出“刷臉”支付功能,在告知、授權流程上存在欠缺。目前,自動售貨機品牌的“刷臉”設備都處于關閉狀態,操作界面上僅顯示“點擊下方‘掃碼付’按鈕”或“現金支付”的指引。
在松江三湘財富廣場的華聯超市,此前報道提到寄存櫃采取人臉信息進行開關櫃的操作。12月23日走訪時,記者看到該寄存櫃在使用前增設了告知信息,提到“該設備采集的人臉信息僅用于存取物品時驗證,相關信息不聯網、不作他用,且將在24小時內自動覆蓋。”“若您不同意,請前往條碼紙寄存櫃存放或聯系服務台工作人員協助寄存”。工作人員指示了購物推車區附近的人工寄存區,已有不少消費者將物品放置于此。
記者從上海市網信辦了解到,去年以來,根據媒體曝光和市民線”人臉專項整治行動,已推動全市600余家商超門店,6300余家酒店,70余家公共體育場館,1200余個遊泳館、健身場所,2900余個公共廁所,1400余台自動售貨機完成“強制性”“濫用化”刷臉的自查整改。(解放日報記者 車佳楠)
去年8月初,北橫通道東段試通車,市民們反映早高峰一些路段水泄不通,極大影響通勤時間。“民聲直通車”記者多次赴現場調查發現,擁堵與車道劃分不夠合理、車流無序交織有著直接關系。
近日,北橫通道東段通車近5個月後,記者再次于早高峰時段來到當初擁堵最嚴重的通州路周家嘴路交叉口周邊,觀察道路暢通情況。
12月27日早7時50分左右,自東向西方向的周家嘴路上,海倫路口直行紅燈,6條車道車流密集,但在兩名執勤交警的引導下,車多而不亂。綠燈亮起,中間3條直行車道積蓄車輛迅速有序通過。看到主幹道上通行順暢,交警指揮通州路上待右轉的車輛迅速進入周家嘴路。
現場,虹警支隊勤務路設大隊沈警官告訴記者,北橫通道東段開通以來,沿線處的交通組織優化,包括大量車道調整和標線優化。截至目前,周家嘴路相關區段早高峰東向西擁堵指數2.05(8月初爲3.12,越小越暢通),平均車速20.1km/h,較通車初期通行效率提升了42.74%。
記者獲悉,未來,虹警✅支隊還將通過無人機駐點巡飛等方式,觀測評估主要擁堵區域道路通行流量,綜合優化調整車道設置、路口渠化、信號燈配時等。(解放日報記者 鄭朕)
每年秋冬,流感疫苗的接種都是頗受申城市民關注的熱點線月,多位上海市民反映,想要“跨戶籍地”就近接種流感疫苗十分困難,不少老年市民不得不面臨長途奔波。由此,“民聲直通車”刊發了《“這件事”必須回到戶籍地?上海市民吐槽:想就近接種流感疫苗,怎麽那麽難!》一稿,就各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對戶籍問題的處理手勢、流感疫苗無法“全市同接”的原因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報道後,上海市疾控局高度重視。近日,衛生免疫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提供疫苗接種登記預約服務的“健康雲”平台已完成升級並順利開始運行。一方面,市疾控局已將“健康雲”建成全市統一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將原來自建系統的闵行區、靜安區及浦東新區都接入進來,市民只需填寫身份證號碼,或輸入預防接種證的信息,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預防接種信息;另一方面,針對“跨接種✅單位”接種的操作,新版的“健康雲”也設置了“切換門診”和“一鍵變更”的功能,只需在預約頁面點擊“切換門診”或者“一鍵變更”,就可以根據受種者需求,在全上海範圍內選擇相應的疫苗接種門診。
12月1日新版“健康雲”上線萬人在線上完成了疫苗預約等操作,其中,跨區域預約接種疫苗的比例占到了近10%。下一步,市疾控局也將會同各區衛健委、各接種門診加大針對“健康雲”新系統的宣傳力度,希望進一步提升市民的接受度。(解放日報記者 唐乙隽)
去年8月,“民聲直通車”的報道關注本市部分水上俱樂部服務不規範、救援能力不足等問題,夜間漆黑的河道更是成爲安全事故的高發地帶。隨後青浦區金澤鎮迅速行動,牽頭職能部門、屬地村居與經營單位,對涉水項目展開全方位的摸排整治。
12月底,已經進入水上運動的淡季,但周末時仍有市民專門開車前來遊玩,中午時分湖面上飄著不少皮劃艇。一家俱樂部主理人告訴記者,他們的教練均已通過水上運動中心統一培訓,當參與人數較多時,保證最前方有一名領隊,最後方有一名押尾安全員,而且,隨著華爲員工的搬入,未來還有可能開展更多的團建項目。
12月已經進入淡季,但仍有不少市民前來遊玩,目前金澤鎮禁止夜間和惡劣天氣水上運動。
目前,金澤鎮已全面梳理轄區內39家涉水項目經營單位的運營情況,建立“一戶一檔”管理檔案,救生設備配備率達到100%,各經營單位簽署了安全生産責任承諾書,完善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專業人員培訓制度。
另一方面,岑蔔村新入駐的城搜救援隊繼續承擔著水域搜救和打撈任務,他們的存在爲這片水域增添了一重保障。“設備到位了,管理規範了,出警頻率也下降了。”曾發生✅的迷路、落水等問題如今已極爲少見。(解放日報記者 王一凡)
去年3月初,有市民向“民聲直通車”平台反映,浦東新區雙✅江路最北端,臨長江邊有一處堤壩,中間一段缺少圍欄,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此攀越防汛牆吹江風,甚至還有人帶著裝備踩著防浪石,走向江心釣魚,非常危險。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這裏,發現已經有了大變樣。此前,人們通過圍牆與斜坡間的空隙,可以輕松向上進入防汛牆區域。現在,縫隙已經安裝了適配的鐵圍欄,圍欄上方爲了防止人翻越,還安裝了鋸齒形的鐵圈,原本擺設的兩扇大門換上了新的鎖具,緊緊鎖住。
不僅是這裏,整片防汛牆已經通通被兩米高的圍欄圍住,再加上角度陡峭的斜坡,想從雙江路一側進入江邊區域非常困難。(解放日報記者 鄭朕)
“阿拉小區門口的環境好多啦,再也不會被垃圾堵門了。”去年夏季時,南三小區的居民還因爲小區垃圾外溢、消防通道堵塞煩心。經“民聲直通車”報道後,瑞金二路街道與香山居委一同對垃圾管理進行了優化。
如今,小區門口的垃圾房已井然有序。物業每日定時更換垃圾桶,並在晚間高峰時段增設大號垃圾桶,安排專人值守確保垃圾及時清理。曾經隨意亂扔垃圾的商家也被要求將垃圾分類投放到指定區域,有效緩解了垃圾堆積問題。“即便是居委會的垃圾,我們也會盡量錯開高峰期投放,減少垃圾房的壓力”,香山居民區書記肖青青表示。
同時,小區垃圾分類逐步邁向2.0版本。南昌路127弄與260弄的垃圾箱房已實現24小時開放,爲居民提供更大便利。曾經髒亂差的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垃圾外溢、堵塞大門的情況已不複存在。街道與居委會仍✅在持續探索垃圾管理的長效機制,尤其是如何協調多方需求、平衡小區有限空間與居民投放需求的問題。(解放日報記者 王一凡)
去年10月,“民聲直通車”接到一位寶爸反映,稱自己帶娃前往位于汶水路的靜安體育中心遊泳時,不被允許使用專門爲低齡兒童設計的“娃娃池”。針對此事,記者采寫《上海靜安一兒童泳池甯可空置也不向兒童開放,究竟是何道理?》一稿,關注了這片兒童泳池的開放及使用現狀。
報道刊發後,靜安體育中心高度重視。去年10月中下旬,場館已爲兒童泳池專門配備了救生員、制作了相關標識,並將泳池劃分爲兩個區域,既能滿足遊泳培訓的需求,也能確保公衆“隨到隨遊”。與此同時,體育中心也針對泳池及泳道的使用作了重新分配,制作了“遊泳館泳道分配圖”張貼于遊泳館門口,使用“標黃”等方式清晰區分了訓練專用時段與面向公衆開放時段,使得整片泳池的使用更爲明晰。
12月30日,記者再次來到靜安體育中心。盡管已至冬日,但據場館負責人介紹,泳池每日13時至21時開放,熱度依然不減,就兒童泳池來說,每月約能售出近200張泳票。12月中旬,泳池剛剛經曆了一次爲期10天的維護升級,除針對水處理設備、水質、排水系統作了提升外,還上線了基于掌紋識別技術的進出場設備,在如何便民、惠民等方面持續做出探索。(解放日報記者 唐乙隽)